938 巨变的特区2(第2/3 页)

大清隐龙 心净 2161 字 2024-02-27 10:08:16

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了,人们只能从几十个重兵把守的关口出入,而且特区内部户籍制度开始实施。

拥有特区内部户籍的人将受到更少的限制,而柳树墙外的百姓则只能争夺数量有限的临时用工证,一条柳树边墙终于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狱。

这还不是矛盾的全部,柳树边墙周围的百姓多少还能得到一些特区的恩惠,很多人不能进入直接打工,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贸易的形式享受到特区的好处,比如说养殖业。

特区内人们收入高,吃喝要求也高,周围的百姓发现商机就开始发展养殖业,猪牛羊等牲口都是给特区内提供的,每天源源不断的向特区输送,这种生意多少也能弥补一下周围百姓心中的落差。

很快的,更多的人发现了服务行业的好处,暗娼开始大行其道。在塘沽特区内不是没有娼户的存在,青楼也是有几家的。但是由于特区对这种牌照发的少之又少,所以造成了很大的市场空缺。

有限的几家青楼都是走精品路线,楼里的装修以及姑娘的水平都想当的高,这里只有真正的巨商高官才能玩的起,普通的百姓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柳墙内不让玩那就去外面玩,很快围着柳墙周围的村镇就出现了一片旺盛的草市经济。

草市,顾名思义是不上档次的,但是却很实际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一个个村庄里开起了赌馆、大烟馆、餐馆、茶楼、戏园子……当然还有青楼和半掩门子,一时间围绕着特区这个庞大的经济体,一个个肿瘤开始附着其外。

有人或许有疑问了,这样柳墙外和柳墙内的民众不就没矛盾了吗?双方各取所需,一起赚银子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可惜人性是复杂的,有时候光挣钱还不行,人心还总是攀比的。当年的同乡一起土里刨食的乡亲,谁不认识谁啊?可是为什么就因为一条柳墙就变得一边在上,一边在下呢?

凭什么墙外的人就得伺候墙里面的呢?我赚钱赚的不舒坦,我自然就有气,有气就要撒出去。就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原本平淡祥和的乡村氛围不见了,在金钱大潮的冲击下,乡情不在,一切都以银子为目的。

开大烟馆、赌馆、碰瓷的、仙人跳……甚至还有绑票、抢劫等恶性案件,至于说小偷小摸那就更多的数不胜数了。

柳墙外的事情不归新军管,所以那些士兵只能看着柳墙外的乌烟瘴气心中暗叹,除了自己绝对不去之外,也经常劝墙内的乡亲少去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