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伦敦危机】(第2/5 页)

大世争锋 水鬼游魂 950 字 2024-02-22 08:23:57

显然不是。

如果是民国官员,那么是官居何职?

说是民国外交次长,为什么不在华盛顿,而去了德国,还借道奥地利?

就不得不扯出在华盛顿会议上的一系列狗屁倒灶的事来,最后想来拉大旗的外交大臣贝尔福说不算数的糗事,就要被牵扯出来了。劳合?乔治内阁在欧战爆发的几年里,还有胜利之后。巴黎和会时期所代表的保守党在英国政坛的支持力是非常高的。

但是随着去年开始,英国国内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劳合?乔治政府的执政能力就饱受质疑了。而作为劳合政府的中坚内阁成员,贝尔福在外交上的接连失误,也会被放大出来。成为政坛对手攻击的对象。

随着英国国内的购买力不断的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外债越来越多,英国经济想要在短期内复苏。难以实现。

总之,《路透社》刚申请了采访。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王学谦的身份难以取决。

《路透社》的记者是个中年德国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更大一些,岁月留在脸上的痕迹比较重。作为记者,这个群体存在的目的就是探知真相,他们中组成的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出生平寒的知识分子,大部分对未来充满希望。

就像是哈代小说中《无名的裘德》中的主人公,被拒绝在大学的围墙之外,却从来没有放弃……

而大人物和大贵族,往往是掌握真相的人,其中不少真相是非常伤害平民的感情的,捂盖子的事,在世界各地都有。虽说,记者是为了真相而存在的职业,但是《路透社》主要服务的对象是英国政府,所以在访谈一开始,为了维护英国政府的形象,不得不用一种隐晦的称呼来开始访谈。

不过,这种对话方式,让拜访的记者吃足了苦头。

“……那是一个美妙的下午,天气有些冷,但绝对无法阻碍人向往自然的步伐……”

从一开始,记者就额头冒冷汗,他有种幻觉,自己明明是来采访一次政治事件,而给他的印象是好像是某个诗人的访谈。

“能谈谈高尔基先生吗?”

“他是一个非常渊博的人,拥有俄罗斯民族爽朗的性格,就像是一只永远也不知道疲倦的海鸟,在恶劣的气候中,顽强的斗争……”

“您的意思是,他是一个革命者。”

“不算是纯粹的革命者,但是一定要这么认为的话,也可以,不过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解释,比如说浪漫主义革命者之类的寒门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