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赵桓妥协(第2/3 页)

郭京重重叹息一声,旋即语气又一转:“不过,话又说回来,李纲固然有错,但陛下又岂是那等无容人之量的君王?”

“贫道以为陛下断然不会因为李纲一事之错,便无视李纲其他方面的能力。”

这话说的虽然有那么点刺耳,但也有那么点好听。

赵桓低着头,虽然神色不好看,但好歹听进去了,也愿意顺着郭京的话思考。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李纲行事确实欠缺妥当,但其心也是为了大宋社稷安定。”

“之前他长跪宫门请太上皇禅位是为大宋江山,后来希望太上皇尽早回京也是为了大宋江山。”

郭京谆谆教诲,苦口婆心的说道:“李纲对大宋的忠心毋庸置疑,只是他忠的并非某人,而是大宋的江山和百姓。”

“此等直臣,虽然难为陛下的心腹,但亦有可用可贵之处。”

李纲在赵桓这里最大的隔阂就是调和两圣矛盾,可以说他事情做错了,但绝对不能说他心是坏的。

这种为了大局稳定,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郭京既然来了,又岂能让他明珠蒙尘?

谄媚,附庸皇帝,为了皇帝的喜好罔顾百姓死活的官员太多了。

李纲更显珍贵。

赵桓此时也冷静下来了,开始认真思考郭京的提议。

当然,并不是说他能不记恨李纲,只是他更相信郭京。

相信郭京的未卜先知,能掐会算的本事。

尤其是在今日眼睁睁的看到郭京施展“仙术”以后,赵桓更加相信郭京的神通。

既然郭京力荐李纲,那么赵桓就想着,可能郭京已经卜算过了,用李纲不会出现问题。

况且,仔细一想,现在除了李纲赵桓也确实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与其就这么没办法的僵持,还不如就用一用李纲。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赵桓不想得罪郭京,以免给他那个活爹可乘之机。

“罢了!”

赵桓沉声说道:“朕虽然不相信李纲,但却不能不信亚父。”

“既然亚父力荐李纲,那便让他过去吧!”

说到底,赵桓同意还是不想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下得罪郭京。

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并不是他真心的选择。

郭京心中微微有些失望,虽然目的达到,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