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憋屈的赵佶(第2/3 页)

这是君权之争,她一个妇道人家也确实帮不上什么。

只能尽量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避免冲突升级。

论起来,赵桓都不是她亲生的,自然是丈夫赵佶赢了,她更能得利。

可赵佶毕竟也年纪大了,她也不知道还能依靠多久。

万一回头赵佶没了,她还要仰仗赵桓的鼻息生存,也不敢得罪赵桓。

所以,太后这话说的就很有水平。

听起来没有为赵桓说好话,但实际上却给赵桓解了围。

一来算是揭过童贯的话题,二来也是在暗戳戳的提醒赵佶,命运无常,珍惜父子之情。

起码,赵桓听到这话,心里并没有不舒服。

赵佶也听出来了太后是在提醒他,命运无常,时也命也运也,现在赵桓得势不要跟他闹得太僵。

免得把赵桓逼急了,反倒是让自己陷入危险之地。

赵佶牙关咬紧又放松,心中长叹一口气。

看着桌子上的饭菜,他是一口都不敢吃。

没有童贯在场,他心里没有安全感。

“罢了!”

赵佶眼看着赵桓也不会让童贯过来,只能先放弃,旋即说道:“此次朕能顺利回京,离不开李纲的劳苦之功。”

“朕听闻,当初金贼兵临城下,也是李纲带领军队奋力守城,便赐他也来共享家宴吧!”

不让童贯过来就算了,李纲你总不能也不让来吧?

赵佶也怕赵桓再次拒绝,那他就真的一点东西都吃不下去了。

对于李纲的人品,赵佶还是信得过的。

如果说童贯在这里是赵佶的底气,那么李纲在这里就是赵佶的安全感。

在李纲面前,他赵佶相信赵桓断然不会对自己不利。

李纲秉性正直纯良,他断不会让父子相残的事在他面前上演。

赵桓眼神沉了沉,李纲已经被他这个活爹这么信任了吗?

若是如此的话,看来当初李纲把那个消息带回来,并非是为了他解决问题,而是在向这个活爹表示衷心啊!

赵桓心气不顺起来。

他不知道李纲和赵佶怎么相处的,但就他看到的而言。

李纲作为迎圣使,不过才和太上皇接触十多日的功夫,就能让太上皇如此信任。

这背后若是没有什么说道,赵桓岂能相信?

现在赵桓心里很怀疑李纲的用心了。

“李纲作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