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我也想跑(第2/3 页)

况且,两浙路被赵构把控以后,他一定会大肆发展自己的势力。

如今大宋和金人正在开战,朝廷还要改革弊政,已经是忙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就等同于,把所有的压力都让朝廷给顶上,而赵构则能躲在后面在两浙路疯狂生长。

赵构要是足够聪明,他只需要挑动大宋和大金之间的战争,就能为他自己争取足够大的优势。

赵佶这一波对于赵构来说是雪中送炭,对于赵桓来说却是釜底抽薪,雪上加霜。

外有金贼,内有家贼,赵桓这个皇帝做的属实憋屈。

赵构领旨以后,都还觉得如梦似幻,简直都不敢相信,被这份惊喜砸的脑袋都晕了。

谁能想到,反转来的如此之快?

郭京啊郭京,这次是他断然没有料到的。

虽然他险些把自己逼上绝路,但可惜天无绝人之路,他赵构又活过来了。

“康王殿下,真是不好意思,这封圣旨本来早就该送到您手中,但是当初行走匆忙,奴婢们办事不力,把这旨意给落下了。”

宦官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着场面话:“太上皇的意思是,旨意传达晚了,可两浙路的事情却急需处理,您若是这边无事,还是尽早去上任吧!”

赵佶那边在拖延回京的时间,也是在等赵构起程。

赵佶和赵桓这对父子,书信往来尽是父慈子孝,可暗地里却都是父辞子笑。

父子俩都在防备着对方,不断给自己留后手去制衡对方。

“本王自当谨遵父皇教诲!”

赵构哪有不应之理?

都不用宦官提醒,赵构恨不得现在就肋生双翅直接飞到两浙路。

“如此甚好。”

这宦官也是赵佶身边的人,甚至就是童贯提拔上来的,自然和童贯赵佶他们一条心。

想了想,宦官又提醒道:“这道旨意虽说是太上皇在宣和七年十一月就写好了,但毕竟路上耽搁了,如今才发出来。”

“如今啊!开封府那边还未收到消息……”

宦官说道这里的时候,别有深意的看向赵构。

“不过,也不要紧,太上皇自会处理好一切,殿下尽快上任就行。”

宦官再次提醒,甚至可以说是催促。

赵构瞬间领会其意,他明白这道圣旨的合法性肯定有问题的。

所以他爹想要先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以免夜长梦多,横生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