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光伏产业收购案完成(第2/3 页)

到张旭面前,并且掏出笔来等待张旭签字。

张旭瞥了一眼电脑,躲在电脑屏幕角落里面的小黎比了一个oK的手势,张旭也就明白这个合同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当即看也不开看,直接翻到自己需要签字的地方,大笔一挥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老板,您看······啊····”

看到这一幕,本来还想劝张旭仔细看一眼合同的苏曼,说到嘴边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她怔怔的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疑惑:张总就不怕自己在这里面搞鬼?就这样放心的把合同签了?

“说说看吧,你对于这个行业的调查情况。”

签完字之后,张旭合上合同放回到苏曼面前,等待着苏曼的回报。

苏曼慢慢的将合同收到怀中,对于张旭的信任,她心中满是激动,说话的语调都变的高昂起来了。

随着苏曼的介绍,关于碲化镉发电玻璃的市场行情也就在张旭的面前缓缓展开。

目前实现碲化镉产业化的公司只有少数几家。

其中,米国的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是绝对霸主,占据几乎全部碲化镉组件的出货量。根据第一太阳能公布的数据,其实验室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纪录为22.1%,商业化组件的平均效率约为18%。

在国内,被他们刚刚收购的这家公司的母公司龙焱能源就是这个行业的领头羊之一。

早在2011年,龙焱能源就建成国内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规模量产能力的全自动化碲化镉电池生产线,实现了碲化镉薄膜光伏电池产业化技术的全国产化,他们拥有两条年产100mw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碲化镉电池界的后起之秀,瑞科新能源的碲化镉组件量产效率接近16%,实验室效率超过20%,并已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真空镀膜设备,这些技术超过龙焱能源所生产的产品,让龙焱能源在市场竞争中很难取得什么优势。

再加上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在光伏电站投资领域,很难撼动晶硅光伏的绝对主导地位。

晶硅庞大的产业链已形成规模优势,更大的产业规模可以迅速拉低产品成本。

而目前碲化镉生产线相比规模偏小,在全球范围内仅有第一太阳能能与晶硅巨头正面抗衡,较小的规模较难降低成本。

面对现在的行业困境,龙焱能源早就在寻求新的出路,他们最近这几年一直在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领域进行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