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 沙俄东方战略(第2/3 页)

大清隐龙 心净 2161 字 2024-02-27 10:08:16

制社会?就是因为这片苦寒之地,土地产出远不如南方温暖之地,人们想要得到更多的粮食产出就必须要进行大土地耕种,象中国那样的各家各户小农经济根本就不现实,会活活饿死的。

而且十九世纪还没到机械化的时代,就连英国的农耕也是靠人力和牲畜力,这就可以想象沙俄那半年冻土的广袤原野能有多少产出了。

这是一个魔咒,也是一个恶性循环,自然环境恶劣,工业水平差,就造成生产力的急剧低下,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就会少的可怜。

既然单位面积产出太少,人们为了生存就要拼命的扩大土地面积,无论是农耕还是畜牧业都是如此,效率不够就得用数量补充。

在这种魔咒下的控制下,沙俄就必须要选择农奴制这种原始但是却能进行大规模经济运作的社会模式。另外一点,就是对土地的极度渴求了,他们必须要有更多更多的土地来适应这种经济模式。

再加上苦寒之地的蛮族战斗力超强,并配上这种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这一切就成就了眼下庞大的沙俄帝国。

为什么要侵略?有时候对某些民族来说,不侵略就真的活不下去,会灭族的啊!

沙俄和中国的陆地接触最早要到康熙年间,雅克萨之战维持住了大清北方边疆一百多年的平安,但是那场战争并没有打消掉沙俄的野心。

直到工业革命大兴,英国人率先撞开大清国门后,沙俄终于找到机会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并没有实际出兵,仅仅靠恐吓就得到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让整个沙俄异常兴奋。

过去强大的邻居终于羸弱下来了,这正是沙俄向东方伸手的最佳时机,在整个莫斯科高层心中,由北向南逐步蚕食满清是一个百年大战略。

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占领远东,小心的经营远东,利用远东的资源以及和中国人的通商利润开始壮大自己在远东的势力。

等到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后,以铁路高效的输送能力,进一步的投放兵力并借助铁路更深的攫取东方的资源。

随后趁机会把势力深入关外三省,让俄国的势力直接和汉人的长城接壤,这样沙俄就能取代中国古代匈奴、突厥、蒙古、女真……等等民族,变成了和汉人直接陆地接壤的北方蛮足。

剩下的战略还用说吗?自然是把满人取而代之,将沙皇的政权建立在富饶的中原腹地,让双头鹰旗飘扬在黄河之滨,长江之畔。

“小小的女真满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凭什么我们伟大的沙